隨著事業的成長,業主們慢慢會有多角化的經營,開始擁有多家公司,今天介紹的主題是,當公司持有其他公司股權時,不同的持有目的及持股比例,會計上應如何認列? 要歸類於金融資產呢? 還是權益法投資? 一開始購買股權的手續費,在會計上該如何處理?財務報表上與現金流量會有甚麼影響?是否會有隱藏的稅務負擔呢? 在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(EAS15號)現行規範下,本文將依序說明,非上市櫃公司在持有其他公司股權時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及風險。
文章摘要
一、金融資產分類
二、公允價值評價
三、採權益法之投資介紹
四、認列與衡量彙總比較
五、相關分類範例
六、總結
一、金融資產分類
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(AC):
不做評價調整,入帳時需指定未來認列損益時,為損益或其他綜合損益,決定後不可再調整。
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(FVPL):
依公允價值評價,損益計入損益表。
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(FVOCI)
依公允價值評價,損益入其他綜合損益,不計入損益表,於處分時結轉『其他綜合損益之未實現損益』至保留盈餘。
二、公允價值評價
當遇到年底或處分時,會計帳上需要進行評價認列,將金融資產的價值調整至公允價值。
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(FVPL)
借: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-評價調整 100
貸: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評價利益 100
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(FVOCI)
借: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-評價調整 100
貸: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未實現損益 100
三、採權益法之投資介紹
如公司持有之其他公司股權,且具有重大影響力,則需認列為採權益法之投資。因與投資標的經營密切相關,故採用權益法後,認列投資收益的時點為投資標的公司公佈損益時,而投資標的發放現金股利時,視同投資資產收回,故採權益法之投資會減少。
何謂重大影響力?有以下兩點判斷要素
直接或間接持股超過20%。間接包含子公司及關係人持股。
對該公司有實質控制權力,如公司負責人為同一人,則通常也會被會計師要求採權益法認列。
四、認列與衡量彙總比較

五、相關分類範例
未上市櫃股票,為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,需先選擇損益分類,且未來不可重分類。由於不須評價公允價值,因此建議可採『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』,於未來處分時損益認列至損益表。但持有之未上市櫃股票,在可預期之未來很有可能上市櫃時,建議採『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』衡量,避免如未來順利上市櫃時,有評價利益時,如當期盈餘未分配,則會加徵未分配盈餘稅。
上市櫃股票,如短期交易目的持有,有認列損益與現金流入同期,較不會發生有盈餘,但無現金可盈餘分配的情形,造成需加徵未分配盈餘稅。如持有期間非交易目的持有,則建議採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衡量,以避免損益認列及實際處分股票而產生現金流入的時間不同,而須面臨未分配盈餘稅。
六、 總結
經過以上分類介紹,相信大家已經有初步的認識,在購買其他公司股權前,除了原本的投資目的,可以先行瞭解依不同金融商品,可能後續會遇到的會計認列及後續現金流的安排,並與會計師討論,由前期的投資目的決策,到實際投資後的會計認列,至後續損益認列的稅務負擔及現金流安排,都可以有更完整的規劃,讓公司的經營能夠更加有效率,並順利達到原本投資計畫的目的。
作者:
陳吳柏霖 會計師
現職:
叡上合署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
會計師全聯會ESG永續發展委員會 委員
新北市經發局 輪值會計師
利愛電氣(股)公司 顧問
上海利富電機有限公司 顧問
經歷:
億豐綜合工業(股)公司 財會經理(三豐)
中美生技醫藥(股)公司 財會副理
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組長
LINE:chenwupolin
IG:edison.cpa